1、出菇管理
早秋平菇:该阶段的管理重点应强调一个“水”字。常规栽培的,出菇后菌袋失水严重,应采取浸泡或注射等方法予以补水,以期获得较高产量。9月播种的平菇,应尽量控制水平衡,使之进一步菌丝后熟,最大限度地积累营养,为10月出菇奠定基础。
金针菇:大部分金针菇出菇已进入尾声,约有三分之一的金针菇还在出菇。用冷库反季节栽培金针菇的最大难度是水分管理。部分金针菇出菇场所湿度偏低,导致产量不尽人意。其中主要有两大问题:湿度测量时主要位置多在1.5米高度,而冷库内的温度呈上高下低状态,用水多采取地面洒水的办法,使得高层的温度偏高而湿度偏低;目前原料多棉籽壳,为大壳、短绒,吸水率低(约30%左右),而且持水性差,导致菌袋内水分“先天不足”。
双孢菇:9月上旬播种的双孢菇,10月中下旬出第一潮菇。注意出菇后对畦床进行有效补水,以利出第二潮菇。
木耳类:由于温差较大,无论是黑木耳还是毛木耳,生长速度都变慢。此时,不要喷水过多,以延长生长期,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
香菇:高温型香菇已进入末期管理,由于温度变低、温差变大,香菇质量将会因此而提高。但要注意,10月初进行最后一次泡袋后,强化低温管理,可以长出一批高品质的鲜菇,随即应清棚,进行消毒杀菌处理。10月底即可准备将低温型香菇菌株的菌袋移进棚。
2、发菌管理
菌种无论二级种还是三级种,均应注意,湿度大对菌种是不利的。应加强通风管理,有条件的应进行降湿处理。要严格剔杂,尤其要防范链孢霉等毁灭性杂菌的发生。一旦发现,要立即用塑料袋慢慢套住污染菌袋,移到棚外进行销毁处理。
香菇:低温型香菇发菌多已完成,此时应密切注意温度变化,本着“就低不就高”的原则,调整发菌温度,宁可延长发菌时间,也不要因温度高导致菌袋受损。个别地区的香菇进入后熟期或转色期,应设法降低温度,根据菌丝的生长状况,适时适度打孔,并拉大温差和湿度差,以利菌丝的生理转换。
中低温型平菇常规管理即可。发菌棚覆盖防虫网,并每3天喷洒1次高效氯氰菊酯,以防菇蚊等害虫的侵袭。
双孢菇:部分延期栽培的双孢菇可于10月中旬前后播种,管理重点是防止病虫侵袭。每5天喷洒1次百病傻300倍液,预防杂菌滋生。 季食用菌各品种科学管理